Books/养生

道家养生学概要

颐光 2017. 6. 1. 18:20

道家养生学概要에 대한 이미지 검색결과


  东方文化三大主流中,言养生一事,则又以道家为最高明而最圆通,最彻达而最完善。儒家偏于入世用世,偏于支离繁琐;佛家偏于出世舍世,偏于寂灭消极;唯道家则主超世,可入可出,可用可藏,无二者之偏弊,而又能尽赅其所长也。故本书以“道家养生学”为名,并以其学术思想及修养方法为主干,而对儒之上乘旨意,亦兼收并举,以参以证,务求贯串融通而一之,示不偏废也。



作者简介

  萧天石先生(1908-1986)生于湖南邵阳县龙山乡文化村,晚年自号遁叟。先生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于研究和发扬中华道学,尤其对于研究和发扬中华道学,竭尽了毕生的精力,被海内外赞誉为“刊万世不刊之书,传千圣不传之学”,是公认的在20世纪研究与发扬中华道教养生学的最大成就者。


道家养生学概要:独传万卷丹经之秘诀


《道家养生学概要》,为因应读者要求,针对《道藏精华》丛书所作的概括介绍,汇集千年道藏之精华,穷尽万卷丹经之秘诀。


无下手处者,于此中可得个下手处;无了手处者,于此中可得个了手处。未能超越一切而又涵盖一切者,于此中可得一超越一切而又涵盖一切法;进而并可得一超越生死而解脱生死法;未能变化气质变化形骸、变化性命者,于此中亦可得一变化气质、变化形骸、变化性命之无上上乘法!使你于宇宙循环圈中,不至于无声无息地撒手归去,而能得个休歇处,得个复生处,亦即永生处,老子所谓“死而不亡者寿”之不亡,而“复归于无极处”!以后天之精气神,合先天之精气神;复使得之于天地者,仍返之于天地;则自先后天合一且我之精神与天地之精神合流而为一矣。


本书于绪论中,曾首先提出以“超凡入圣,超圣入神,超神入化”为三大纲宗,“性命双修”为特标方法,“心学、性学、命学”为三大学养;又指出修仙学,宜以圣贤为起步功夫,旨哉其言乎!故丹家常谓:“能超生死方为圣,未至圣贤不言仙。”由此可证,学神仙之学,与修神仙之事,乃做到了圣贤以后一边事!幸勿易言之。


附录:


炼心诀要(心学指微)节选


心学,为道、儒、释三家之所特重,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炼心,要皆参修心学一事。虞廷十六字薪传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人心道心,实只一心而已。顺欲逐物,向外驰求,便为人心;逆欲循理,向内守中,便为道心。此心一动,便即人欲纷扰;此心不动,便即天理盎然。人之神在心,而心之机在目,用目向内反观,心亦随之内守而不外驰矣,故孟子以“求放心”为教。一心内守,寂照虚无,自然静定。人在定中,无思无虑,无欲无念,自然天清地宁、神明在躬。在另一方面,心火自然下降,肾水自然上升。自然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由斯而可性命俱得矣。摄欲归理,摄情归性,摄神入炁,摄心入道,此为千圣不易之十六字真言,而三家亦无不可以此为修持之轨范也。


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为仙佛圣人,此心成之也;人皆可以为桀纣,可以为盗贼禽兽,此心败之也。人为天地万物之灵,而心又为人之灵;故人人都是神圣,只在此心之不放失!人人都是禽兽,只在此心之放失!故孟子以“求放心”为教。慎独之要,在慎此心;念佛之要,在念此心;参禅之要,在参此心;修道之要,在修此心,而炼丹之要,亦在炼此心而已!岂有他哉?


余常谓:学道宜从根本起修,心为根本,亦即宜从心起修。吕祖曾云:“千言万语,只不过发明炼心二字。”心本虚无湛明,寂然不动,其动者,感於物而动。不动则无善恶亦无差失,动则有善有恶、有得亦有差失。欲使心不为外动,不为事迁,不为物蔽,佛家用“明”字工夫,儒家用“正”字工夫,道家则用“炼”字工夫。下字不同,用旨则一。总在求复其初心,保其良心,毋失其本心,得证其真心而已。心本无心,动则生心。心生识生,心灭识灭;心生念生,心灭念灭。生於其心,害於其道。使知见念识,浑沦不生,一生即灭,以至不有不无,不生不灭,此为三家用功处。儒家常言“不动心”言“收放心”,佛家亦尝言“制心一处,无事莫办”,此则更显得是炼字工夫边事。务炼至内心清净,一念不生,而至一切处无心,亦无一切心,庶乎近道。(编辑:行云)

'Books > 养生'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轻身辟谷术  (0) 2017.06.01
水的漫舞  (0) 2017.06.01
人体自有大药  (0) 2017.06.01
象形拳法真诠  (0) 2017.06.01
内丹养生功法指要  (0) 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