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在修道和学医以济贫苦的过程中,记录摘抄所汇的古今验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验,现感于时世多病,公诸于众,愿助世人疗疾养身,减少病苦。
全书共分五部分,涉及头面、胸腹颈项、手足全身、内外妇儿等各部,验方达五百多个。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
道长十七岁于陕西华州半截山碧云庵出家,随师父陕西山阳大天竺山刘明苍道长修行悟道。刘明苍道长得师太王圆吉道长真传。
一九五五年,道长出山参访,任陕西八仙宫知客;
六十至七十年代,入陕西终南山清修十载;
一九八零年,任陕西楼观台监院;
一九八七年,修建宝鸡烽火台万圣宫;
一九九零年,任湖南慈利县道教协会会长;
一九九八年,再入终南山清修;
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二年,在陕西终南山八卦顶及海南省玉蟾宫等处清修。
序
本书为米晶子(张至顺道长道号米晶子)数十年习医的医方笔记整理,原手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失窃,幸有弟子许理慧道长手抄稿一份,得以留存。
师常言,富人害病是害财,穷人害病是害命。
师因幼年家破,财尽人散。一日,母病腹痛甚急,无钱延医。师与弟兄三人跪叩乡医门前,医婆自顾卧榻吸烟,不予理会,三人从旦至夕跪求终日,后得医婆之子劝促乃行。婆乃以锋针取尺
泽、委中,血出而痛止。
师感之亦痛之,誓愿学医,救济贫苦。
时年十三,家贫无以为学,唯此愿心感应,乃得机缘,渐入医门。学习诸家针灸、按摩、本草、脉法,及内、外、妇、儿各科医理,制备丸散膏丹,施治周济于内外,多有效验。
师尝言,医之为学,理从内难,方从千金,药本纲目,脉从濒湖,兼以历代诸家医术方论,当以理明效实为取法。
书中所载方药,皆道长八十年行医学医,记录摘抄所汇。有源自《本草纲目》《千金要方》《医林改错》等诸家著述,亦有道门同修、各地乡医,感师之普济而无所取,所赠家传秘方。
而今信息便捷,网络发达,举指之间,可得天下诸方。遥想旧时方书难觅,告求不得,孤灯暗烛,片纸涩墨,一方一药,点滴所汇。保存至今,来之不易。此间颠沛流离,用心良苦,非常人可知。
人生于天地间,气运所感,心性体质各异。常有外症相似,而内之气机虚实错杂,病机顺逆异于常者,是书所载之方药,需医者明辨,未可按病索方,轻率使用。书内或一症有验方多个,或一药医不同病症,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法,当因人因病辨证制宜。
师言,医之功可谓大矣哉,可以疗疾、养生、利人、济世;于修行者,亦入世之门径,积功累德,利益苍生。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