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多年教学和研究的结晶。它从汉语实际出发,突破文字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范围,全面、系统而独创地阐述了文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尤其是在文字形成过程与汉字形成演变、文字结构理论及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复杂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传统“六书”说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分类理论与范畴,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同时,本书重视历代俗字、俗体的研究,并联系汉字整理与简化工作,提出有实践意义的见解。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受到普遍赞誉,佳评如潮,指出它不仅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优秀教材,同时也是一部具有独到见解的开拓性学术著作。该书不仅在大陆一版再版,在台湾也已用繁体字出版发行。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作者介绍
所谓语素文字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体系呢?拼音文字可以按照字符所表示的是音节还是音素,分成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语素文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字符表示语素的文字呢?不能这样理解。一般认为“日”这一类字是典型的语素字。但是我们只能说“日”字表示语素{日},而不能直接说字符“日”表示语素{日}。这一点前面早就说明了。有的人是因为看到汉字里一个字通常代表一个语素,称汉字为语素文字的。像这样撇开字符的性质,仅仅根据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性质,来给文字体系定名,也是不妥当的(这里所说的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就是一般所说的字。汉字的笔画可以称为用笔的基本单位)。英文是以词为书写的基本单位的,大家不是并没有把它看作表词文字,而是把它看作音素文字的吗?这样说来,语素文字这个名称是不是根本就不能成立呢?那倒也不必这么看。音素、音节、语素,是语言结构系统里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这里所说的“语言结构”是广义的,包括语音结构)。我们可以把语素文字解释为字符属于语素这个层次,也就是说字符跟语素这个层次发生关系,而跟音素、音节这两个层次没有关系的文字;或者解释为能够表示语言的语素结构(即能够表示词由什么语素构成)而不能表示语言的音素或音节结构的文字。语素一音节文字可以解释为既使用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又使用表示音节的字符的文字。
按照上面的解释来看,汉字究竟应该称为语素文字呢?还是应该称为语素一音节文字呢?下面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汉字的意符和记号都不表示语音,前者只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有联系(音节以下的层次无意义可言),后者只能起把代表不同语素的文字区别开来的作用。它们都是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所以汉字里的独体、准合体和合体表意字以及记号字和半记号半表意字,都可以看作语素字。
……